要紧紧抓住水专项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进一步总结和凝练重大标志性成果。
本次研讨会为期4天,来自亚洲、非洲等20多个发展中国家的科学家出席,其研讨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气候与环境变化的观测、相关理论及预测,全球和区域变化对发展中国家的人民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发展中国家为应对全球变化已经采取及可能采取的对策等。因此,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需要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加强合作、协调行动、共同应对。
在坎昆气候变化大会进入倒计时之际,以气候与环境变化为主题的第九届CTWF国际研讨会具有更重要的科学意义。据记者了解,CTWF气候论坛是由中国科学院(CAS)、第三世界科学院(TWAS)和世界气象组织(WMO)于2000年联合倡导并创建的国际论坛,旨在让经验丰富的大气海洋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环境学家以及社会学家共同交流,深入探讨相关领域的问题,并使他们齐心协力共同寻求恰当的解决办法。郑国光表示,妥善应对气候与环境变化,科学研究是基础。气候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是大气、海洋、水文、冰雪和陆面生态系统及人类活动互相作用的综合结果。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研究员曾晓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气候变化研究的科学论坛,本次研讨会更侧重于表达中国科学家在应对气候变化上的声音,并通过不同研究角度的分析与探讨,增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沟通与了解,为形成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合力做出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将于17日下午以《气候变暖条件下亚洲夏季风的改变》为题目进行报告。11月17日,以气候与环境变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为主题的第九届CTWF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共同交流和探讨如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国际气候政策项目主任杰克·施密特说:代表们偏好谈程序,而避谈需要达成一致的实质性问题。
很明显,美国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平衡的理解差距很大。天津会议虽然在形式上取得了成功,但没能弥合先前各方存在的主要分歧。第三类是森林覆盖面积较大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拉美国家,它们面临破坏森林的指责,竭力为自己争取权利。美国等发达国家在会上多次抛出参与国太多阻碍谈判进程言论,企图剥夺一些发展中国家谈判资格,这在一些发展中国家造成不安。
比如美国,它要求你把自愿减排目标变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目标,它认为这是平衡。这意味着一些国家试图找借口来阻挠在某些特定议题上达成共识。
由中国政府承办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第12次会议及《京都议定书》附件一缔约方进一步承诺特设工作组第14次会议,于10月4日~9日在天津举行。发达国家胡萝卜居心叵测值得注意的是,在天津会议上,一些发达国家试图故伎重演,采取哥本哈根会议时运用过的区别对待手段挑拨发展中国家关系,造成发展中国家阵营分化。天津会议上,欧盟代表也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欧盟在今后三年内每年将提供24亿欧元(合33亿美元)援助给发展中国家,帮助应对气候变化威胁。因此,坎昆会议是这一谈判进程中的一次重要会议。
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发达国家抛弃或全面修改《京都议定书》的企图越来越明显。正如菲格雷斯在天津会议开幕式上所言:在细节上,它或许并不具体,但在范围上,它必须全面。发展中国家总体目标一致又各有不同诉求天津会议上,发展中国家再次团结在一起,指责部分发达国家抛弃《京都议定书》的企图,指出这份法律协议在2012年第一承诺期到期后依然继续有效,发达国家应该作出强有力的减排承诺。天津谈判会议中国代表团团长苏伟如是说。
有分析人士指出,在反对发达国家的立场以及要求发达国家提供技术、资金、发展项目援助等方面,发展中国家的态度是一致的。坎昆会议期待平衡结果?哥本哈根会议未能达成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后,很多人曾把希望放在坎昆会议。
苏伟也忠告各方抛弃过去那种你不动、我不动你退一大步、我退一小步的谈判观念,在严峻的气候变化问题面前,这种思维显然行不通,已经过时了。比如,在美国的眼中,平衡即中国等主要发展中国家要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力度,并接受国际监督。
但发达国家的态度是,发展中国家要区别对待,中国等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发展中国家不仅不能得到这些援助,而且还要承担更多义务。比如,各方已经非常接近于同意设立一个气候基金。另一方面,人们又一次感受到来自另一个世界的不满:发达国家不但避谈自身减排目标等实质内容,而且要求发展中国家做得更多。天津会议取得的进展主要在于气候资金、森林保护和能力建设等方面。6天时间的600余场谈判,没有换来外界期待的某种协议,但联合国和承办方中国均认为会议达到预期效果。美国谈判代表团团长乔纳森·潘兴承认,美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中与发展中国家分歧依然很大。
有代表认为,如果中国、印度等基础四国参与到援助资金的分配而使谈判进程受阻,将为发达国家拖延谈判提供借口,发达国家甚至会将谈判失败责任嫁祸于中国等基础四国。大体上,发展中国家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排放量大的发展中国家,它们主张发达国家应当为其在过去发展过程中所排放的温室气体负责,即应承担历史责任,承担更多减排义务。
第16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缔约方大会将于11月29日至12月10日在墨西哥坎昆举行。南方中心执行主任许国平说:大会并没有在实质问题上取得进展。
但各国情况错综复杂,差异也很大,各国又有自身的不同诉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认为,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最大的障碍是各方缺乏互信,谈判要取得实质进展,需要各国都有强烈的政治意愿,并把政治意愿变成实际行动,在行动中建立互信。
他说,现在,发达国家想摆脱《京都议定书》,甚至想废掉它为了结束双方的论战,法国高教与科研部部长瓦莱丽·佩克雷斯责成法国科学院对气候变化问题进行研究。阿莱格尔的伪命题论引起法国数百名科学家的强烈不满。IPCC副主席、法国气候专家让·茹泽尔认为,法国科学院的报告是对阿莱格尔观点的否认。
法国科学院28日向法国高教与科研部提交一份报告,驳斥学者克洛德·阿莱格尔此前提出的气候变化伪命题论。这份报告在法国科学院获得了一致通过。
2006年,他在法国《快报》发表专栏文章,质疑气候变化的真实性,最近又出版著作《气候的骗局或是虚假的生态》,矛头直指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阿莱格尔是法国著名地质学家,曾在1997年至2000年担任国民教育和科研部部长。
为此,法国科学院于9月20日举行学术辩论会,最终形成了上述报告。阿莱格尔曾在其书中对IPCC和茹泽尔的气候变化观点进行猛烈抨击。
今年4月,在古气候学家瓦莱丽·马松-德尔莫特的提议下,他们写公开信表示抗议,并在网上征集到几百名同行的签名支持。法科学院认为,人类活动引起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这正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报告称,多项独立研究的结果显示,从1975年到2003年,气候变暖的趋势日渐明显,主要原因就是二氧化碳增多,而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含量哪怕出现再小的增长,也必定与人类活动有关今年4月,在古气候学家瓦莱丽·马松-德尔莫特的提议下,他们写公开信表示抗议,并在网上征集到几百名同行的签名支持。
这份报告在法国科学院获得了一致通过。报告称,多项独立研究的结果显示,从1975年到2003年,气候变暖的趋势日渐明显,主要原因就是二氧化碳增多,而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含量哪怕出现再小的增长,也必定与人类活动有关。
法科学院认为,人类活动引起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这正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为此,法国科学院于9月20日举行学术辩论会,最终形成了上述报告。
阿莱格尔是法国著名地质学家,曾在1997年至2000年担任国民教育和科研部部长。阿莱格尔的伪命题论引起法国数百名科学家的强烈不满。